河北日报-15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2024年10月29日
近日,“2024中国最具投标实力电线电缆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宁晋县明达线缆集团和亚星线缆集团凭借卓越的业绩和持续的创新实力荣耀登榜。此次上榜的百强企业不仅为电线电缆行业设立了新的标杆,也为项目业主、政府采购部门及各招标代理机构挑选高品质供应商提供了权威的指引。
无独有偶,中国线年上半年配网物资协议库存招标项目中标线缆企业排名汇总榜单,宁晋县53家线亿元,创历史新高。
电线电缆产业集群是宁晋县六大产业集群之一,现拥有生产及配套企业2393家,共有规上企业311家,县内从业人员4万余人,2023年产业营收首次突破500亿元;2024年1-7月份营业收入317.7亿元,同比增长18.2%。
明达线缆集团与亚星线缆集团作为电线电缆行业里的翘楚,见证了行业发展的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并不断引领发展方向。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以及高精尖的技术挑战,该县电线电缆产业一系列问题凸显出来,诸如全链条升级的转型压力、急需优化资源配置、品牌影响力不够大等。如何破局?宁晋县电线电缆企业以“抱团发展、共享智造”的形式,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如果没有县里出台的“1+N”结对帮扶政策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倾力扶持,企业不可能在两年多时间实现销售额翻番。”近日,河北运祥线缆有限公司负责人孙运涛深有感触地说。
去年10月,运祥线万元的大订单,客户真正的需求20天内交货。但是购买原材料800万元的资金缺口,让孙运涛一筹莫展。“是亚星线缆主动借给我们资金,才让我们顺利完成了订单。”孙运涛说,除了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两年多来,亚星线缆的负责人还多次向他传授企业经营经验。如今,企业员工已增加至15人,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降低3%,出厂产品合格率稳定在100%,大小订单不断。
昔日竞争对象,今日变帮扶对象。亚星线缆作为县内规上线缆企业中的一员,属于头部企业的典型代表,共帮扶了6家企业。宁晋县电线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不断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从单一的橡套软电缆,发展到电力电缆、通信电缆、铝合金电缆、特种电缆等电线电缆产品,成为全国电线电缆行业四大产业基地之一,现在拥有4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9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2家高新技术企业、5个省级创新平台。
明达与亚星等头部企业长期处在该行业的前沿水平,科技投入充足,但是纵观该县电线电缆产业整个发展形势,依然面临降成本、增效益的转型压力,既需要“有中生新”,不停地改进革新发展;还需要“无中生有”,通过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研发新产品、培育新品牌、形成新产业、创造经济新活力。
为解决这一难题,宁晋县出台《宁晋县电线电缆行业“质量品牌提升年”行动方案》《电线+N”结对帮扶方案》《宁晋县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培育方案》等多项方案,锚定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确定“帮扶+提升+整治”的工作主线,以创新为驱动、延链补链强链、提高品牌影响力,310家电线电缆规上企业将每家帮扶3—5家规下企业,通过质量帮扶、人才帮扶、订单帮扶等措施,推动整个行业提升。
“企业数量不少但发展参差不齐,部分中小企业提出,希望大企业能带一带他们。”宁晋县工信局局长杨世威说,宁晋县在政府部门帮扶基础上,根据公司需求,推出鼓励企业对企业组织结对帮扶的创新举措,利用产业链头部企业拥有的资源、管理、技术等优势,带动中小企业向上向好发展。按照自愿参与、就近分配的原则,首批最终有185家规上线家中小企业。
宁晋县一大批中小线缆企业在头部企业帮扶下快速壮大。宁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县划分为A(优先发展类)、B(鼓励提升类)、C(倒逼整治类)三类的线家C类企业提升至B类,135家B类企业提升至A类。2023年,国家和省级抽检电线电缆产品合格率同比均增长0.3%,全县线亿元。
“我们坚持培优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利用产业链头部企业拥有的资源、管理、技术等优势,依托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通过与中小企业紧密合作,实现了良好的产业协同效应。”杨世威说。
日前,在位于东汪镇高压电线电缆产业集聚区,建设、生产现场火热。“我们的项目主要是生产标准电动车直流充电桩电缆,应用于充电桩系统、落地式充电桩、挂壁式充电桩。”河北永鹏电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说。
该公司落户在宁晋县东汪镇高压电线电缆产业集聚区,该集聚区今年2月27日开工至今,随着主体及配套设施的陆续完成,4家中小企业也先后落户在集聚区,目前已创造经济效益2亿元以上。
宁晋县全面推行小项目落户园区政策,将零星分散、不协调的生产模式,优化升级为集中、统一、规范的园区化管理。针对电线电缆企业的分布特点,宁晋县谋划建设了贾家口镇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东汪镇高压电线电缆产业集聚区,辐射引领小型电线电缆企业集中孵化发展,不仅节省了用地指标,还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加快电线电缆产业集聚和企业抱团发展,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打造新能源电线电缆千亿级产业集群。
“旺季时,订单大、生产任务重、自身产能不足的企业,可以由其他共享车间共同接单。淡季时,共享车间闲置设备可以承接初创小微企业订单,让小微企业以更低成本获得更多资源的使用权,也解决了淡季设备闲置问题。”贾家口镇高端制造产业园负责人王金圆说,除共享车间、共享技术外,“共享工厂”还实现更多生产要素共享,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例如物业、办公、会议、仓储等,均由园区物业公司托管运营,实现统一管理,提高了运转效率。
除了在园区内实现“资源共享”,宁晋县在整个行业内推行“共享”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
宁晋县的河北欧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业进行电线电缆辐照研究和辐照加工,自投产以来,已为该县多家电线电缆企业进行辐照加工。“经过辐照加工后,电线电缆更耐高温、耐腐蚀。”欧达公司负责人刘彦中说,以往,很多企业要去天津、山东等地进行辐照交联,明达线缆集团有限公司与河北万方线缆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投资了欧达公司,宁晋电线电缆企业可共享欧达公司的辐照设备、技术。
庞皓电工科技有限公司跳出代加工企业“中间商赚差价”的惯性思维,依托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整合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与近300家企业合作,创新“共享工厂”商业模式,保障企业材料供给,解决企业因原材料储备占用大量资金或者因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而延误交货期等问题。
优化资源配置解决了产业集群共性制造需求的难题,推进发展协同生产、共享加工等模式,有利于塑造宁晋线缆竞争新优势,促进产业降本增效,助力企业打开市场。
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明达线缆与全球顶级线缆企业同台竞技,年出口已从2012年的几十集装箱增长至现在的4000余集装箱……
“一次次成绩,表明行业对明达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市场拓展、品牌建设及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公司未来持续助力行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巨大潜力的认同。”明达线缆集团负责人雷国玺说。
与此同时,在位于宁晋县贾家口镇的亚星线缆集团有限公司海底电缆生产项目现场,一期车间主体已完工,经过安装调试生产设备之后,部分低电压海底电缆生产线已投产。
“海缆是电线电缆行业‘皇冠上的明珠’,广泛应用于海上风电和海洋电力传输等。”项目负责人徐文栓说,作为宁晋县线缆产业龙头企业之一,亚星线缆坚持自主研发,布局海底电缆新业务板块,投资15.5亿元上马海底电缆项目,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35亿元。
河北宁晋地区作为北方最大的电线电缆产业集群和电线电缆生产基地,拥有“万方、凌志、明达、鼎鑫、京一”等7个中国驰名商标,省市政府质量奖企业3家。9月24日,2024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会系列活动在上海举行,会上发布2024年中国线强名单,明达线缆集团入围,该企业已连续多年上榜。
“就品牌建设方面,以打造‘宁晋线缆’集体商标为目标,着力打造区域品牌,推动产业实现新跃升,为壮大县域经济注入新动力。”宁晋县市场监管局局长谷立伟说,打造宁晋电线电缆整体新形象,鼓励线缆企业扩大品牌规模,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实现资源共享。
2023年,宁晋县规上企业实行“首席质量官”聘任全覆盖制度,为品牌创建夯实了质量基础环境。该县鼓励企业参加上海国际线缆展、虎门国际电线电缆展等国内外展会,支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举办华北地区铜杆及线缆产业大会、宁晋县电线电缆产业集群推介会等活动,与业界同行交流学习,拓宽市场视野,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品质,通过打造宁晋线缆集体商标和产业标杆,提升集群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该县以明达线家骨干企业为发起人成立宁晋县品牌建设促进会,申报“宁晋线缆”集体商标,打造宁晋县电线电缆区域品牌。
品牌建设需要过硬的产品,宁晋县不断推进智慧监管,投资270万元建立5G+互联网监管平台,将全县规模生产企业全部纳入平台,通过大数据录入和企业适时运行情况监控,实现网格化+分类监管、生产全过程控制、产品追溯、安全监督等功能,达到对工业产品生产企业“非现场、可视化、可预警、可追溯”的监管目标,推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持续推进宁晋线缆转型升级。
在未来,宁晋县将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创建“省级创新中心”。支持企业围绕“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互联网+制造”实施技术改造,创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快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等环节的融合渗透和集成应用,打造一批“数字线缆企业”。